close


 


 



一種文字,兩種解讀!


 


印順法師《寶積經講記》(163):「依大乘法說:『修空名為不放逸』。了達一切法性空,才能痛惜眾生,於沒有生死中造成生死,沒有苦痛中自招苦痛;才能勇於自利利他,不著一切法,而努力於斷一切惡,集一切善的進修。


 


【解讀一】


菩薩了達一切法性空,就是修得「勝解空性」的正見,那時會基於內心的痛惜眾生,將不須輪迴三界(尤其惡趣)的悲願擴展到極點,以願力在眾生界中造成生死,與自招苦痛(有三界身豈能無苦可言呢?),這類似「結業生身」的菩薩,難忍能忍,難行能行啊!


 


【解讀二】


菩薩了達一切法性空,當然就清楚地、如實地了知諸法本自寂靜,何來生死?沒有實在的生死,何來苦痛?也因此,菩薩能超越三界。然而,自了絕非菩薩的心境,因為芸芸眾生還沒有解脫,仍舊於沒有生死中造成生死,沒有苦痛中自招苦痛,基於痛惜眾生沒於苦中,而緣起了大悲心,履行難忍難行的菩薩大道啊!


 


開仁.2011/5/28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rajnatem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